【第一书记】黄廷为: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打牢新型农村建设基础-雷速体育app官方下载

【第一书记】黄廷为: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打牢新型农村建设基础
2018-06-25   作者:方芳   来源:中国福三农网

中国福建三农网永泰6月25日讯(方芳)“黄书记像一道光,照亮蒲边的路和蒲边人的心!但愿黄书记能继续引领蒲边人,走向共同富裕奔小康之路!”,这是在收看了县电视台播出的专访后,乡亲在“蒲边聚心园”微信群里给驻村书记黄廷为的寄语。

入村后,黄廷为以党建为引领,采取“吃百家饭”探实情、健全制度强班子、开讲“夜话”聚共识等措施,将蒲边乡亲的心逐渐聚拢到乡村建设上来,驻村工作初见成效。

 “吃百家饭、探百家难”

2017年12月18日,黄廷为婉拒了镇里包村干部住在镇里的建议,拎包入驻蒲边村,把自己当成实实在在的蒲边一员。

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他发现,白天大家都上山干活,晚上又比较早休息,只有吃饭时间大家才在家。

依据这个规律,他采取“吃百家饭、探百家难”的方式,在快到饭点时,随机到一位乡亲家里吃顿饭、唠家常,他还时常与乡亲上山下地一起干活。

图片3.png

帮助乡亲采青梅

图片4.png

身体力行挑桔柚

通过这些方式,他很快拉近了与乡亲们的距离,也切实了解到乡亲们的实际困难:生产生活设施遭受水毁破坏、种植养殖靠天吃饭依市场定价、水果销售不易、青壮劳力普遍外出……找准靶心才能精准发力,这让黄廷为开展驻村工作有的放矢。

图片5.png

入户吃“百家饭” 

图片6.png

体验推石磨

制订五项制度,强化班子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两委班子不够坚强,村干部与乡亲交流沟通不够,党务村务公开公示不够,村干部积极性不够高、合力不足等问题,黄廷为于今年开春主持召开村两委会和党员大会首会,研究制订《分片包干负责制》《会议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制度》《首问责任制》《值班制度》等五项制度。

同时,通过村两委会上的思想碰撞、个别谈话时的交流交心、上党课时的循循善诱等措施,逐渐统一村干部的思想,调整他们工作上的不适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村干部逐渐适应了自我加压和规范管理,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也逐步增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图片7.png

五项制度征求意见

组织参观学习,激发建设热情

如何使乡亲们从被动的“要我干”转变到主动的“我要干”呢?黄廷为认为,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帮助村民树立参与民主自治的意识,首先就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今年开春第一次党员大会上,他给村民们上了一堂“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让每名党员骨干都成为一面旗帜”的主题党课。

这是党课的主题,也是一个系列活动。3月下旬,他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的第一项内容:组织25名党员骨干到尤溪县半山村、政和县石圳村等5个先进村参观学习。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大家思想受到了极大震撼,“为什么先进村能建设得这么美、这么好?”“我们的村庄能不能也建设得这么美、这么好?”“要建什么、怎么建?”等问题成了大家一段时间以来热议的话题,大家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图片8.png

组织参观先进村

开展志愿服务,增强主人翁意识

紧接着,在大家不太忙的清明节的第二天,黄廷为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的第二项内容:“大家齐动手,蒲边一百分”清整村庄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

当天的雨下下停停,但大家依然热情高涨,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从一早的十来个人增加到后来的三十几个人,回乡扫墓的大学生等年轻人也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

一些妇女、老人不甘示弱,自始至终与壮汉子们齐头并进,雨下得很大时也没有一个人跑去避雨。

那天的情景令黄廷为十分感动,这一切说明,人心已经慢慢凝聚起来,大家已经将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了。这令他无比振奋,也更加坚定了他抓好党建的决心。

图片9.png

开展志愿服务清整环境

开设“蒲边夜话”,凝聚思想共识

开设“蒲边夜话”--乡村文化大讲堂,是系列活动的第三项内容。

4月14日,黄廷为以“如何有效管理身体不生病”为主题开启了乡村大讲堂的帷幕,当天晚上虽然下雨,还是有乡亲主动要求前来,隔壁东星村的几个乡亲得知消息后,也从城关驱车到村里来听课。回家路上有的村民还不忘和同行的人讨论着当天的授课内容。

为何以健康为开篇主题?黄廷为心想,先从大家喜闻乐见的民生内容开始,激发大家的听课兴趣,慢慢渗入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才能对乡亲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一开始就搬出大道理,只会把村民吓跑。

在开讲第二堂时,前来听课的乡亲明显增多。

图片10.png

“蒲边夜话”开讲

图片11.png

“蒲边夜话”现场

除了自己充当讲课人,黄廷为还计划邀请一些专家、领导、乡贤、乡创能人来授课。黄廷为考虑到,刚开始有的村民还不太习惯接受这种授课形式,他就采取推荐种植养殖能手来分享致富经,让深谙乡土历史的乡亲来介绍风俗民情,留住乡愁,甚至让乡亲用方言来授课等形式,让村民有亲切感、更加乐于接受。

持续探索思考,引发群众共鸣

乡村振兴有政策,也有相应的资金项目。而只是引进资金项目并不能真正将村庄建设好,只有首先转变观念、聚拢人心,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这是黄廷为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他时刻谨记一位领导“驻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实践平台,要注意归纳总结一些管用的经验”的叮嘱,结合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坚持在自己创建的“思地”公众号里撰写“乡村见闻录”,并发布到“蒲边聚心园”乡亲微信群里,引发大家的共鸣。

坚持以农为本,用事业凝聚人心

通过调查了解,黄廷为发现蒲边村是块“宝地”:水土好,有高品质水果、蔬菜和家禽的产业优势;位置好,有距福州一小时和毗邻东星村智慧产业园的区位优势。

结合这两个特点,他广泛征求村两委、党员骨干、广大乡亲的意见建议,经过充分论证,最终将发展方向定位为:按照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和省市县镇统筹规划,通过几年建设发展,在蒲边村打造“四园一样板”。即:休闲旅游采摘一体的省会城市后花园,优质水果蔬菜家禽山货等生态食品供应园,集体为主农户入股的农村合作致富园,村容新貌村民新风的宜居宜业美家园,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

在聚拢人心的同时,他抓紧熟悉相关政策规定,经常到省市县镇相关部门走访咨询,努力争取适合本村建设发展的资金项目。

在运用资金搞建设方面,他在村两委会上强调三个原则:一是推行以农为本的优先办法。即以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为本,比如从修复水毁的小河渠小道路等建起,优先解决生产生活急需。二是采取“民做公助”的合力模式。搞建设时,农民义务出工出劳,村里补助资金,让人人都参与进来,使一份资金能做出至少两份的建设。三是遵循顺应自然的修复原则。依据村庄的自然景观,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做一些锦上添花式的细微改进,保持原汁原味、展现自然之美。这些建设原则得到了广大乡亲的认可和支持。

一段时间以来,村干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以往空旷寂静的村部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人来人往。

乡亲们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外出参观时,参观者昂扬的精神状态受到了当地人们的赞扬。

村里爱管“闲事”的人也多了起来,大家不仅注意清整自己的门前卫生,看到公共场所有垃圾也顺手捡到垃圾筒里。

陆续有在外的乡贤与驻村书记黄廷为取得联系,他们关心家乡、询问政策、出谋划策,有的还打算回乡创业,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建设。

这些,都让他感到不再孤单,也更加坚定了他做好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掌握实情的调查者、党群关系的联络者、乡村振兴的实践者、人民群众的服务者的决心!

责任编辑:刘燕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