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要摘帽,贫困人口要脱贫,关键靠支部。把战斗堡垒建起来,先锋作用树起来,群众的心就会‘聚’起来、身子也就‘动’起来了。”
“立足村情,创新思路,找准一项能够稳定就业、健康发展、持续增收的产业,才是实现长久脱贫的根本之策。”
近日,云霄县下河乡第五批下派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座谈会召开,来自省、市、县的十几名下派第一书记们在这里齐聚一堂,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谋发展、提思路、话脱贫。
自扶贫攻坚战启动以来,下河乡以“党建 扶贫”为抓手,注重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不断增强第一书记吃透村情、为民解忧、负重履职能力,筑强基层战斗堡垒,助力脱贫攻坚。
强班子带队伍,凝聚力量促脱贫
2017年12月,省检察院下派第一书记王志峰来到金坑村报到。空落落的办公场所,蒙尘的桌椅是金坑村给他的第一印象。不久,王志峰便发现,这是一个连两委都很难聚齐的贫困村。
“火车跑得快不快,全靠车头,贫困和软弱涣散往往相伴而生,脱贫致富首先要从整治村班子抓起。”王志峰认为。入驻金坑村后,他就从规范制度入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廉洁自律意识,特别是严格审批手续,管好、用好扶贫专项资金。同时,通过发挥党小组的纽带作用,将党员组织起来,把党组织工作统筹起来,把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落实下去。
老党员吴锦坎透露:“以前,我们也开展一些学习活动,但次数少,主要以念文件为主。王志峰书记来了以后,对学习抓得紧,学习次数多了,结合村里实际,也有了更多讨论,很多事情在大伙儿的讨论中就有了答案。”
“班子的精神面貌改变了,为村民想的多了,干的实事多了,自然就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脱贫攻坚也就更有合力了。”王志峰说。
理思路转观念,选准项目保脱贫
七高磜村位于云霄县下河乡西南角,是第五批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由于地处偏远,劳动人口大量外出务工,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加之山路十八弯,很少有人涉足。
2017年9月,第一书记王佳伟来到这个小村庄,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17户贫困户,深入了解了村情,帮助村两委理清思路,转变观念,给这个村庄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注入新的血液。
“七高磜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村民们发展的愿望也非常强烈,只有把红色旅游、蓝色资源、绿色经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立一个带得动、帮得效的合作社,才能真正带领村民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王佳伟表示。
此后,王佳伟跑资金、跑项目,向上级争取了35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推进整村环境整治,瀑布观景台道路建设等工程。“自从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人气旺了,村子活了,日子也火了。”村民吴大爷高兴地说到。
以真心换民心,党群关系更密切
“村里要发展果蔗种植,你也来参股吧!”在入户走访过程中,石屏村第一书记连淑容对石屏村村民江金木说到。“可是现在手里没有资金,心有余力不足啊。”“现在有个好政策,你可以去申请扶贫小额贷款,这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政策。”
江来源是下河乡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口7口人,夫妻二人年老体弱,大儿子江金木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儿媳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虽然已经脱贫了,但生活负担还是很重。在连淑容书记的说服下,江金木答应加入村里果蔗种植项目,等待着丰收的喜悦。
“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下雨天我就担惊受怕,想修缮又没有资金,愁白了头。昨天,村里的第一书记来家里了解情况,帮我申报了危房改造项目,还有资金补助,为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车圩村的李大爷激动地说到。“以真心换民心,帮助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是我们这些第一书记的责任所在。”坡下村第一书记这样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
抓班子强队伍,跑资金跑项目,做表率当先锋,下河乡的第一书记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用深情感化群众,用行动诉说责任,用付出筑牢基层党建基础,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