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沧“点亮”乡村-雷速体育app官方下载

我在海沧“点亮”乡村
2023-08-07   作者:林清智 林丽明   来源:福建日报

1.png

赤土社老人活动中心。(受访对象 供图)

暑期,面对到赤土社参加研学活动的人群,周文考心生感慨:“以前村里见到的都是自己人,现在每天都能看到陌生游客。”

赤土社是厦门市海沧区东孚街道洪塘村的一个自然村。生于斯,长于斯,年过五旬的周文考见证了村庄的变迁。对他而言,家乡50余年来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前40多年,发展缓慢,几乎没有很大改变,可以说是“暗淡无光”;最近3年多,仿佛驶入快车道,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人们都说它被“点亮”了。

总人口只有800多人,面积仅0.55平方公里,这个曾经平平无奇的村落何以逆袭?

近日,记者走进赤土社,探寻点亮乡村背后的探索与实践。

贫困山村迎来关键转折

蓝天白云下,整洁的硬化路面向北延伸至天竺山脚下。路边,一座座红砖古厝、一个个美丽庭院错落有致,绿树、蔬菜、各式彩绘点缀其间……如今的赤土社,美得像一幅都市田园风光主题油画。

院墙上随处可见的改造前后对比图,提醒着外人这个村庄的过去——如果说,眼前的世界是彩色油画,那么曾经的赤土社如同黑白照片。

这曾是一个村民收入依赖于水稻等农作物的贫困村。周文考说:“以前村里就连商店都很少,有亲戚过来想请人家下馆子吃顿好的,要到3公里外才能找到餐馆。”

改变,始于2020年。

洪塘村党委书记王清钻介绍,2020年,厦门市乡村振兴试点村第二批试点启动,作为洪塘村的7个自然村之一,赤土社入选试点名单。“赤土社在天竺山脚下,天竺山是厦门的后花园,自然生态环境比较好。赤土社还紧邻两个地铁站、靠近厦门市委党校,发展潜力大。与此同时,村庄风貌多年来没什么变化,有强烈的发展需求。”

围绕赤土社的区位优势,洪塘村委会和东孚街道办打算将其打造成休闲旅游样板村,深度融入天竺山旅游与厦门城市发展。

彼时的赤土社,缆线凌乱,道路破烂,雨天污水横流。想要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灰头土脸”示人,得先提升颜值。

雨污分流、管线下地、道路硬化、房屋改造……一系列行动接续推进。在边实践边摸索过程中,王清钻发现,相比于硬件方面的施工,人的工作更难做,比如,拓宽村中道路需要劝说占道的村民,还要去化解一些存在多年的、由巷道引发的邻里恩怨,而在推进美丽庭院改造时,不少村民观望犹豫,担心庭院美化或者家门口的路铺好后变成公家的,于是对村里的公益事业不感兴趣甚至比较排斥。对此,村“两委”干部耐心劝说,但效果不佳。

就在赤土社的改造进入瓶颈期时,2021年春,在海沧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洪塘村村委会与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简称“基金会”)结缘,一群台青加入到赤土社的建设当中。

“我们变了,村庄就变”

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19年6月,旨在将台湾社区总体营造成功经验融入大陆乡村振兴工作,同时总结大陆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为两岸城市更新、社区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和服务,助力两岸融合。

乡村振兴、两岸融合,当这两股时代大潮在海沧交汇,会激荡出怎样的浪花、演绎出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还要从基金会理事长李佩珍说起。

2014年,李佩珍带着在台湾累积15年的社区营造工作经验来到厦门,与台湾团队参与乡村、社区的改造工作,为海沧区海沧街道青礁村院前社的美丽乡村建设把脉。8个月后,合同项目结束了,团队回到台湾,而原以为只是过来出差的李佩珍却留了下来。留住她的,不只是大陆的一系列惠台政策,还有两岸血脉相连的亲切感和当地人民的淳朴热情。

留下来后,李佩珍和院前社的村民们一起规划、改造院前社。当时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是别人眼中整日游手好闲的青年。她说服这些青年一起动手去做,为村子变得更好去努力。在李佩珍的带领下,他们依靠自己的付出改变了村庄的面貌,也扭转了自己的命运,其中一位小伙在相关领导考察时自豪地说:“我们现在都是上班族。”

“那一刻我被感动了,觉得留下来是值得的,也种下了我在海沧工作10年的姻缘。”李佩珍告诉记者,后来院前社的这批年轻人还喊出了一个口号,“我们变了,村庄就变”。

该口号与基金会的乡村建设理念不谋而合:“先造人,后造物”。即是指,先改变村民的思想,再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村庄公共事务中。李佩珍解释道,如果不先去做人的工作,后续的乡建乡创工作难免磕磕绊绊,与其如此,不如早点解决人的问题。

“先造人,后造物”

与基金会“牵手”时,赤土社的建设正从“毛坯房”转向“精装修”的攻坚阶段。在李佩珍的鼓励下,一批来自两岸的“80后”“90后”年轻人依托基金会在赤土社成立工作站,由基金会的社区营造员王嘉麟带队。

王嘉麟是来自台湾高雄的高山族女子,2018年,丈夫到南安寻根成功后,她便举家从高雄迁到厦门海沧。对她而言,前期工作的困难源于跟村民不熟。于是秉持着基金会的理念,她和伙伴们的工作从入户调查、沟通交流开始。

相同的语言、相同的信俗,让王嘉麟团队自然融入赤土社的群众中。用周文考的话说,“他们一步步把村民尤其是老人家的思维打开了”。

启动赤土书院的公益众筹、配合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维护说明,是基金会进入村庄后的第一个任务。书院的前身是一座存放废品、杂草丛生的古厝。有村民认为,古厝没有人住,没有必要浪费钱去修缮。对此,台青们陆续召开村民大会、书院众筹说明会以及书院众筹会,协助募集了近10万元的资金,村民也从一开始的陌生到认同,从那是“别人家”到这里是“我们家”。

这是一座老宅的新生,更是一群人的转变。

在书院建设过程中,村民们捐出家中珍藏的老物件,在书院的“记住乡愁”展览上展示。其间,一位村民推来了一辆老式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当年,他父亲正是用该车载着一家人从安溪的山区来到厦门,至今已繁衍至第三代人。“这辆自行车对他而言是无价之宝,他对我们的信任是无价的,这充分说明了村民对台青工作的认同,也是村庄向心力的一个体现。”李佩珍感慨道。

古色古香的公益书院修缮完成后,成了村民的“共享客厅”。台青们持续通过读书会、亲子沟通课等公益课程加强与村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志愿者,参与书院的运营。

如果说共建书院让台青和村民们平稳度过了“磨合期”,那么“赤土开心婆婆”的“重出江湖”,则让双方进入了“蜜月期”。

2021年7月,王嘉麟通过茶话会和日常闲谈得知,村民们想成立已经停办多年的西鼓队。当年的西鼓队成员,如今是平均年龄70岁左右的老太太。王嘉麟带领团队入户数十次,请西鼓队的两位灵魂人物担任队长,并找到了十几年前教她们打鼓的老师,重新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队伍。

西鼓队重组后,腰鼓队也成立了——成员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两个队伍的成员被台青亲切地称为“开心婆婆”,她们的作用远不止在丧事和民俗活动中进行表演那么简单,还带来了久违的人间烟火气。

“‘开心婆婆’都是各自家中的长辈,她们每次在村里打鼓都有一群粉丝围观,甚至有其他村的村民带小孩来看。时间久了,村里氛围就活泼热闹起来了。”王嘉麟说,“开心婆婆”还贡献了推动村庄建设的“她力量”,她们在家中拥有很大话语权,有些工作推进不了的时候,请她们出马事半功倍。

“我从对岸来,筑梦乡野中”

人心齐了,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台青与村干部一道带着村民们打造了一个个美丽庭院,赤土社变成了整体风貌一致的共同家园。

筑巢引凤来,在村委会的努力下,两家企业与赤土社签订村企共建协议,分别成立了锦熹陶瓷馆和元初会员体验中心,为乡村振兴赋能。

相比于村容村貌的改变,王清钻认为,这两三年,村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的变化更可喜。“他们热情、热心,热衷于参与村庄建设,需要出力的时候都很积极。”

被改变的,不只是赤土社里的人和物,还有来自海峡对岸的一位青年。

今年是李佩珍来到厦门的第十年,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台胞来到厦门、扎根厦门,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工作。

来自台湾新北的“95后”姑娘徐如仪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她通过应聘从台湾跳槽到基金会工作,并于2022年被委派到赤土社,接替王嘉麟,与大陆社工林莉莉一道继续帮助村民们“走出小家、共建大家”。

那时,赤土社正处于发展研学旅游的起步阶段。徐如仪发挥特长,帮在家创业的村民设计店面招牌、菜单、宣传册,引导村民让前来研学的孩子体验播种、割稻,并将大米、蜂蜜、扁食等土特产包装成“助农大礼包”,提升农产品售价;她还和搭档一道,尝试着把村庄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让研学体验扩展到磨豆浆、打糍粑、做青团、包扁食和粽子、画风筝、做陶瓷等内容,并培训由当地村民组成的导览队,让村民担当解说员。

不知不觉,徐如仪已在大陆工作生活两年,如今,她的父母和两位表弟、表妹也来厦定居。像徐如仪一样的台青还有许多,他们中有的通过基金会先就业再创业,有的已经娶了闽南媳妇,扎根大陆。

曾有人问李佩珍,为什么要带领一群台青在福建的田间地头工作?她回答:“因为我们看到了福建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中赋予乡村的机会,这个机会让村庄和村民都可以改变。我们不是在办公室坐着画设计图纸,而是带着村民一起做。在农村晒着太阳,我们的内心充满阳光。”

“我从对岸来,筑梦乡野中。”恰如赤土工作站内张贴的这句话,越来越多的台青来闽追梦筑梦圆梦,他们在乡村振兴中见证两岸融合,点亮乡村的同时也点亮了自己的人生。

“我们越来越相信,我们做的是对的事情,脚步更加扎实了,也更有底气。”眺望前路,李佩珍目光坚定。(林清智 林丽明)

责任编辑:胡晓靖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