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乡”见 陪护乡村-雷速体育app官方下载

跨海“乡”见 陪护乡村
2024-08-20   来源:福建日报

梅岭镇腊洲村,以海为媒,渔旅融合,特色十足;

四都镇西梧村,旧村改造,发展产业,蝶变为明星村;

金星乡古关社区,做好山水文章,产业发展项目不断落地。

……

放眼整个诏安,这些乡村发展版图上的一个个亮点,都留下了台湾建筑设计师和文创团队的智慧和汗水。

2019年以来,诏安以闽台乡建乡创为抓手,引进3支台湾团队13名台湾乡村规划设计人才在8个村庄开展专业服务,打造了梅岭镇腊洲村、下河村和四都镇西梧村等一批乡村振兴的合作样板项目,走出了一条以闽台融合促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44.jpg

腊洲村牡蛎集中开壳场里忙碌的村民 本报记者 李妙珠 摄

陪护服务乡村蝶变

眼下,正值牡蛎采收季。

位于梅岭镇腊洲村的牡蛎集中开壳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流水线不停运转,自动将生蚝分大中小不同等级,几百名工人熟练地挑拣、冲洗、包装,每天约400吨的牡蛎从这里销往大陆各省区市的商场和超市。

腊洲村是一个典型的渔村,生蚝养殖加工是村里主要产业之一。过去,家家户户以家庭作坊经营生蚝加工,不仅产能有限,而且污水横流,牡蛎壳乱堆放,臭气熏天。

2019年,改变始于一个团队。

乡村振兴,先规划后建设,怎么引进高水平的团队呢?县住建局村建站站长蓝勇平说,我省鼓励支持从事乡建、文创等行业的台湾团队深入基层、陪护乡村,通过邀请省青年建筑师协会专家及台湾建筑师团队考察交流,开展项目推介,发布英雄榜。很快,台湾建筑师许智乔团队揭榜。

引来了团队,怎么扎根服务?

蓝勇平说,服务团队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人员,至少3人。每月驻村不能少于10天,让这些专业团队深入乡村调研,为乡村设计务实管用的蓝图。“县住建局依托县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成立县级服务专班,乡镇、村设立服务网点,做到服务团队有专人辅导服务,每份合同有专人跟踪落实,每个问题有专人协调解决。”

此后,团队入驻腊洲村,提供“陪护式”设计咨询服务。一年多来,为了摸清实情,许智乔和团队在村里走街串巷,一次次家访,一户户沟通,一场场座谈会,记录下村民们对理想家园的点点期许。为了找出适合村情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台湾团队走遍了梅岭镇大大小小的村庄。

摸清家底,腊洲村有着生态、人文等发展优势,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该村被定位为“渔业文化聚落园区”,划分为产业发展区、生态缓冲区、景观保留区、邻里文化保留区、园区渔业博物馆等部分。

按照规划,将道路白改黑,实施海洋文化墙体彩绘,清理犄角旮旯打造“口袋公园”……许智乔团队为村里量身定制的规划设计,逐一启动、落实。今年5月,村里牡蛎集中开壳场投用,占地面积12亩,可容纳全村4家牡蛎加工企业。“我们以前租的简易厂房,面积小且下雨天经常漏水,现在的生蚝加工厂宽敞、环境好,我们又新建了冻库,预计今年的产能还能再提高。”华发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爱发点赞道。

在乡村改造中,许智乔和团队还注重本地资源和特色文化的多维度开发,曾被视为垃圾的牡蛎壳被用来装饰墙面,或变成“口袋公园”的艺术摆件;把空地平整为菜地,围上竹篱笆,既满足群众种菜需求,又解决养护难题,保留村庄的乡愁乡情。

腊洲村面貌焕然一新,从脏乱的村落蜕变成“中国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设计师的乡村营造理念给我们很多启发,过去我们总想把城市的建设用于农村,却忘记了农村就要有农村的样子,要留住乡愁。现在总体规划对乡村发展做了定性,我们逐年逐步实施,最终就会形成整体风貌,实现全面提升。”村党支部书记商乾武说。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座谈调研、摸清家底后,如何实现产业兴旺,这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自从牵手台湾建筑师林丰山和他的团队后,古关社区开始先行一步。

“现在牛油果树已经长了半米高,明年部分可以挂果了。”看着眼前这片从一株株小苗长成郁郁葱葱的果树,古关社区村民周志勇露出了笑容。

古关社区系重庆三峡移民安置点之一,前身是国营金星农场古关作业区,傍依水库,历来以发展农耕为主。这些年,周志勇种植龙眼、荔枝、芭乐等水果,他一直想提高每亩产值,奈何缺少门路。去年,在林丰山和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周志勇终于遂了心愿,从台湾引进种植了200亩牛油果。

“牛油果营养丰富,市场价格也较高。”周志勇介绍,种植期间台湾农技人员多次过来,手把手指导牛油果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平常遇到问题双方也会在线上交流,后续牛油果销售如遇到困难,台湾客商将倾力相助。

除了牛油果,古关社区还从台湾引进红心芭乐,对全村50多亩芭乐园进行升级改造。同时,采取“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合作模式,打造芭乐种植示范基地。“以前种的都是普通芭乐,价格低,效益不好。换了红心芭乐,每斤价格要多两三元。下半年部分红心芭乐就可以采收了。”古关社区党支部书记胡义文说。

从大处看古关社区,有着山、水、田、居的空间格局。基于此,林丰山和团队谋划了农旅度假区的发展蓝图,主要围绕古关水库做文章,立足发展农旅康养和有机综合体,设健身区、林下经济区、水上娱乐区、康养区、种植主题区、高密度种养区和科普研学区7个功能区,规划了登光眺望台、山顶运动公园、智慧农场主题园、特色民宿等30多个产业项目。

眼下,古关社区环水库步道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期计划修建长3000米、宽2.5米的粗砂透水步道,让农旅相得益彰。

与古关社区一样,台湾团队深挖各村独特资源,借鉴乡村特色产业培育经验,撬起带动村民增收的支点。比如,四都镇西梧村以牡蛎为元素,规划设计“蚝美丽”“蚝强壮”等文创产品,积极打造“印象牡蛎湾”等网红打卡点;建设乡建华社区发挥归侨文化优势,规划建设华侨史馆,打造亲子研学微度假项目……随着一个个文旅项目的实施,诏安已成为闽南粤东滨海体验游的重要目的地,每年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

让乡村更有温度

产业发展有了支点,一样的土地,却有了不一样的生活。

“臭棋!”“吃分了啊!”位于梅岭镇下河村的幸福院里,每天笑声、洗牌声不绝于耳,下棋打牌、喝茶聊天、读书看报的老人们其乐融融,热闹非凡。

2019年,为了给老年人提供一个休闲活动场所,下河村将牛圈改造成为幸福院。但因设施缺乏、功能单一,光顾的人极少,慢慢被闲置。2021年,幸福院迎来了转机。

这一年,梅岭镇被列入省级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工程,下河村是梅岭镇集镇核心聚居区,也是整治的重点。围绕环境美、人文美、产业美、治理美和成效美的“五美”目标,林丰山和团队对下河村进行系列改造,全面提升村庄品质。“乡建乡创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人。”林丰山说,让乡村变得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才是根本。

根据台湾团队的规划设计,下河村在改善空间品质上下足功夫,利用集镇主要出入口、广场、庙宇宗祠等空间,经过环境整治、功能改造,建成村民议事厅、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文化法治广场等公共设施,并植入何氏家风家训等特色文化,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样化的休憩空间。

台湾团队从幸福院“试水”,让幸福院“穿”上了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新衣”,多功能室、诊疗室、阅读区、休息室等一应俱全。村委会在幸福院开办全县首家长者食堂,积极性高涨的村民们主动参与乡村公益事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乡村氛围。

“以前村里比较脏乱,现在不仅环境变美了,还多了很多活动场所,特别是幸福院就是我们老年人的乐园,我每天都要去好几趟。”对于下河村的变化,今年71岁的村民何品才赞不绝口。

不只下河村,多功能幸福院、标准篮球场、精致“口袋公园”、生态停车场等设施在诏安遍地开花,补齐了民生短板。蓝勇平说,乡建乡创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保持村落原有的自然风貌和传统建筑元素,输入新“血液”,增加新服务,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传统村落有机更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明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