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闽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用实际行动践行爱水护水理念,学习延平区推动“人工治水”迈向“数字智治”的经验做法……8月20日,阳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学生前往南平市延平区开展“‘河小禹’延平献力量、护母亲河绿水常清”专项实践活动,为守护闽江母亲河贡献青春力量。
“夏季是溺水高发季节,这是预防溺水的宣传资料,您看一下,别让孩子独自去河岸边游玩。”“您对近年来沙溪水系治理成效还满意吗?”……在延平区南剑州大剧院前,“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的成员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通过悬挂横幅、宣讲答疑、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讲涉水法律法规,呼吁大家培育珍惜水、合理利用水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当地群众在发现污染水环境现象时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
实践队成员们向过往居民宣传涉水相关知识(供稿人供图)
来到延平区江滨公园,实践队成员们便紧锣密鼓地参与到公园河道清洁工作中,捡垃圾、除杂草、拾枯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仔细对沿岸河道边、草丛里、灌木中以及绿化带里的烟头、塑料袋等垃圾进行逐一清理,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园河道清洁的工作之中。不仅是沿岸干净整洁,水质环境更加需要关注。成员们沿河而行,按照专业步骤分别在公园沿河水域流段取水勘验,使用水质采样器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对不同流段所属的水质类别,深刻认识了近年来延平区在推行河湖长制、改善沿河水质上取得的成果。
实践队成员们参观延平区塔下污水处理厂(供稿人供图)
治水从“人工治水”迈向“数字智治”,延平区的看点很多。在延平区塔下污水处理厂,实践队成员立刻就被眼前复杂的自动化处理设备和管道吸引,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实践队了解到从各个片区收集到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流入泵房,然后通过细格栅、曝气沉沙池、厌氧池、缺氧池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最终达到一级b以上的排放标准后排入闽江的全部流程。
延平区河湖生态智慧管护平台(供稿人供图)
源头治理是治水的关键,科学的日常管养护也不能少。
实践队成员们与延平区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协作,对沿河路段河湖“四乱”等系列问题进行巡查,利用无人机拍摄取证,特写照片、视频、经纬度、识别结果等具体信息一目了然。打开“延平区河湖生态智慧管护平台”,河长制相关信息在大屏上清晰呈现,延平区水系图、巡河轨迹、日志等可实时查看,水系图上各种颜色数字标记,清晰地展示着实践队员上传的问题阅知单,系统即可按照河道管护归属分派相应河道专管员进行处置,极大地减轻了日常巡河护河的管护难度。
实践期间,实践队还前往长江支队纪念园、“炉下之问”生态文明实践展示馆等地,实地了解当地闽江流域的治理方针及河长制的治理成效。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成员们决心在未来的道路上,以实际行动践行护水、爱水责任,为建设美丽湖河添砖加瓦,努力把闽江建设成为幸福河。(刘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