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松溪百年蔗的文化蝶变-雷速体育app官方下载

南平松溪百年蔗的文化蝶变
2024-09-12   来源:今日松溪

4.jpg

群山环抱下,南平市松溪县万前村以盛产百年蔗远近闻名。

“已收到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报送的松溪竹蔗栽培系统申报材料……将按照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giahs(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客观标准和条件……正式公布第三批中国giahs预备名单。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计划于2024年底前完成。”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答复了全国人大代表江元勋提出的《关于支持松溪县百年蔗栽培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建议》,松溪百年蔗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揭开百年蔗的神秘面纱

松涛阵阵,溪流潺潺。山高岭峻、四季雾凝的湛卢山脉群山连绵起伏,百里松溪缓缓流淌。素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百年蔗闻名于世的南平市松溪县万前村就坐落于松溪溪畔。在这里,有一片植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的神奇甘蔗林,每年清明时节萌芽、小雪前后砍收,是世界上宿根寿命最长的甘蔗,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第一蔗”。

然而,2021年前,关于万前村百年蔗的新闻报道,大多局限于其宿根寿命的特殊性。“百年蔗的特殊性到底在哪里?难道宿根寿命长就好吗?与其他甘蔗相比,百年蔗及其榨出的红糖到底好在哪里?”抱着这些问题,在省委宣传部的帮助指导下,万前村联合江南大学、松溪县有关部门系统梳理了百年蔗的历史、文化、产业、品牌等内容,推出百年蔗白皮书及《松溪百年蔗的传奇与新生》《松溪百年蔗 变出新花样》等系列报道,首次从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科技等角度讲清了百年蔗,回应了社会关切。其中,《松溪百年蔗的传奇与新生》全网阅读量突破千万次,在“学习强国”主办的2022年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央视《记住乡愁》栏目制作的《万前——百年竹蔗节节高》面向海内外播出,首播收视率达0.61%。有关新闻报道不仅向世人揭开百年蔗的神秘面纱,还重新唤醒了深藏在闽北人记忆深处的文化归属和一抹乡愁。从此,百年蔗作为松溪人特有的文化符号,深深烙印在了当地人的生活中。

“蔗里”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情怀

竹蔗栽培最早可追溯于公元前202年左右的闽越国,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当时闽越国的先民们将野生自然杂交形成的竹蔗种植于松溪沿岸,开启了种蔗制糖的历史。经过2200多年的孕育和发展,松溪形成了“种风水蔗”以及结婚“交杯喝红糖水”等独特的“蔗文化”习俗。

传统的“蔗文化”在漫长的时光流转中一度被忽视。实际上,百年蔗不仅仅是一种农产品,还寄托着一种文化理念和文化情怀。万前村深挖爱情、事业、健康、廉政等内涵,先后推出“百年好合”“百福骈臻”“百尺竿头”“百岁延年”等系列文化意蕴好、群众认可度高的文创产品。与此同时,按照“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万前村着力打造“幸福从蔗里开始”爱情主题公园,开发情人谷瀑布、孝廉文化馆等打卡点,举办开镰节、集体婚礼等文化活动,让传统“蔗文化”焕发生机的同时,有效拓展了乡村旅游新链条。如今,每逢七夕佳节,青年情侣都会结伴来到万前村,跨百年蔗、行合卺礼、红绳结蔗,许下永结同心、百年好合的美好心愿。每年12月,蔗农们齐聚百年蔗园,庆丰收,品蔗糖,祈盼来年风调雨顺、甜蜜幸福。

丰收的喜悦。图为万前村村民在收割成熟的甘蔗。

新思想融入“蔗里”人间烟火

地处闽北浙南交界处的松溪县风景优美、生态优越、资源丰富,素有“绿色金库”的美称。优越的资源禀赋造就了当地人的淳朴热情,也滋养了与世无争、小富即安的性格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松溪经济在全省排名几乎逐年下降,长期处于省内下游地位。一些人市场开拓意识不强,“等靠要”的思想倾向较为严重。“政府给我们农民钱是应该的啦!”在万前村两委的一次座谈会上,合作社的股东们直言不讳。

“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的这句话,仍然适用于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乡村振兴要充分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结合青年人特点,万前村成立了“蔗姑娘讲习班”和“蔗里人家”新思想宣讲队,常态化举办“蔗里青年说”“习语微享会”等活动。“万前村今天取得的一切成就,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些年来,万前村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宜居村庄培育对象,这些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曾经的万前村,是一个出门无路、过河无桥、致富无门的‘三无村’。十年来,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万前村的发展迈入了快车道,2019年在全县率先脱贫,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茶余饭后,“蔗姑娘”讲习员在百年蔗文化长廊、百年蔗观景台、村民家中,边泡茶边宣讲新思想。干部群众围坐着谈体会、聊变化,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思想浸润人心,激发了万前村干部群众“爱拼才会赢”的斗志,结出了实实在在的甜蜜硕果。近五年,万前村人均收入每年递增20%以上,村集体收入每年增长约25%。

“蔗里”读书声声声入耳

“农闲时,除了打牌、玩麻将还能干什么?”万前村一名村民说,几年前,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回乡过年,一夜之间全部输光。噼里啪啦的麻将声背后,折射的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单调匮乏。“吴婶,怎么不进城照看小孙子读书啊?”“我很忙啊,最近要赶紧腌咸菜。”村民们农作时看天吃饭,对子孙教育同样也是放任自流。万前村干部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村委为例,2021年换届前,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只占了40%。

乡村振兴不能仅仅局限于产业发展,更要注重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万前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抓手,系统梳理甘蔗文化、湛卢文化、革命文化,整合挖掘“武举人府”“同治古井”“嘉庆古井”等文化资源,全新打造“孝廉文化馆”“法治蔗条街”“蔗里书屋”等。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万前村引进了当下最先进的电影播放设备和唱歌设备。松溪县社工站还定期给“银杏乐龄学堂”的老人们培训广场舞和腰鼓等。

如今,万前村的文化体验应有尽有:走进百种甘蔗科普示范园,目睹100余种活体甘蔗的风姿;置身百年蔗文化展厅,领略“世界第一蔗”的神奇;走进孝廉文化教育馆,聆听当地名人家风家训的传承;进入电影放映大礼堂,观看一场红色经典电影……

同时,万前村联合乡贤促进会成立教育基金,对考上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子给予物质奖励,营造了崇学重教的良好风尚。2021年换届后,万前村委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提升了20%,包括1名博士研究生。万前村先后有4名学子考上了名校硕士、博士,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责任编辑:明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