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有一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的他们已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在“大圣祖地”顺昌,也有一支别具特色的的畲乡“文艺轻骑兵”——顺昌县畲族歌舞协会,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传递党的声音,推动畲族歌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党的阳光照哈乡,振兴民族力量强……”10日,顺昌畲族馆排练场上,顺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雷珍珍在指导队员唱畲歌。另一边,几位队员正在排练竹竿舞,竹竿的敲击声和队员不时发出的嬉笑声,让人仿佛置身于畲寨的山野丛林间。
“今年9月是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演出活动较多,我们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抓紧排练节目,努力把畲族人民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顺昌县畲族歌舞协会会长雷爱红说。
顺昌县是闽北地区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地,畲族人口有6000多人,主要分布在5个乡镇(街道)11个少数民族村中。“顺昌的畲族,大概是明末清初从闽西迁入顺昌。民间保存有畲族总谱,华阳山、井垅都是畲族祖居地,并留着我们畲族自己的传统习俗。”雷爱红笑着说,“畲族人很热情,只要有客人来,我们都会用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让客人感受到浓浓的民族风情。”
排练间隙,雷爱红和记者聊起了畲族歌舞协会的故事。
“协会2018年3月正式成立,前身是顺昌县洋口镇田坪村歌舞队。”雷爱红回忆说,歌舞队成立的初衷,就是要传承畲语舞蹈歌曲。“入队的要求不高,只要会唱畲族民歌,且愿意为畲族传承出力的都可以加入雷速体育app官方下载。目前,协会的会员已发展到50多人,平均年龄46岁。”
雷爱红说,畲族没有民族文字,畲家文化的传承以曲为纸,以词为笔,畲歌承载着畲族绚烂的文明。“为了保护传承畲歌文化,顺昌县民宗局、顺昌县畲族研究联谊会从2001年开始,经常性在县内各畲族村举办选‘歌王’畲歌活动,并搜集整理出版近10万字的《顺昌畲歌集》,收集畲歌2260首。”
2010年7月,“畲族民歌”被列入南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市、县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与时俱进对畲歌畲舞进行创新和打磨,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畲族歌舞,喜欢畲族歌舞,推动畲族歌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雷爱红自豪地说。近些年,协会创作推出了《竹竿舞》《畲乡红》《采茶舞》《畲族婚嫁》等一批经典节目。其中《畲山乐》获福建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奖,《畲族婚嫁》获南平市第七届农村文化艺术节一等奖。
与此同时,为拓展文化惠民功能,顺昌县畲族歌舞协会还积极参与当地美食节、柑橘节、畲族三月三等文化活动的现场演出,并受邀参加延平、建阳、松溪等周边县市举办的民族文化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畲族歌舞的知名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并对“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出具体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畲族歌舞作品,把协会打造成具有闽北特色的畲乡‘文艺轻骑兵’。”雷爱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