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全县面积1455.44平方千米,辖22个乡镇、236个村居,户籍人口59.2万人,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美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8.36%,获评国家生态县、全国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全国首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县等数十个国字号殊荣。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76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4612万公顷,粮食产量9.1166万吨;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4元,城乡收入比为1:1.8。
去年以来,永春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福建省《关于开展“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走具有福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实施意见》和泉州市《关于“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指导意见》的工作部署,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水系、农田、村庄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文旅三产融合,以桃溪流域为轴线,以美丽河道建设为依托,以美丽田园建设为重点,以美丽村庄建设为延伸,以美丽经济转化为目标,在桃溪全流域连片“四美”工程,建设“十里桃源长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突出“三图合一”,谱好诗意桃源主题曲
统筹“全景图”。按照“县域统筹、连片推进、以镇带村、宜居宜业”要求,统筹实施“十里桃源长廊”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沿着永春的“母亲河”桃溪流域开展沿线26公里多的整体提升,串联从石鼓到东关5个乡镇,有效串联桃溪两岸农业、水利、文化以及乡村景观,形成田园风光、五里古街、“五好两宜”和美乡村、水美乡村·东关印象等项目高效联动的集聚效应,打造现代宜居版“清明上河图”,展现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形态。
“十里桃源•东关印象”节点区域
规划“美景图”。与中国美院携手合作,设计师驻点指导,突出“乡村生活就是未来最好的奢侈品”主题,坚持“微改造、精提升、不造景”设计理念,最大限度活化利用现有资源,注重整体统筹,突出个性,打造“各美其美”乡村。美丽河道建设工程重点开展流域主河道及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周边山体森林质量提升,涵养山水生态;美丽田园建设工程重点突出沿线3.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景观建设,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融合发展;美丽村庄建设工程重点抓好连片推进沿线23个村的农村人居品质提升,展现乡村特色风貌;美丽经济建设工程重点依托沿线农业资源和历史文化内涵,发展休闲、体验农业,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提升乡村农旅业态。
做优“实景图”。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做好工作的关键,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周调度 日报告”,有效解决田地、房屋产权纠纷以及征迁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激发群众配合、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指挥部 国企”的高效运作机制,县属国有企业——永春县农垦公司作为项目的承建主体,承担融资、重点项目建设业主等任务。坚持“项目化思维、工程性措施”,完成丰收广场、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千亩良田、“520”漫道、海丝原点人行桥、滨水绿道提升等19个重点项目,成功打造“十里桃源•云卿之园”“十里桃源•东关印象”等节点区域,激发田园风光生态、自然、和谐之美,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里桃源•云卿之园”节点区域
突出“三资运作”,弹好转化赋能进行曲
用好资源。对“十里桃源长廊”示范带区域的各类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梳理出千年古渡、千亩蔗园、温泉等ip特色的资源 20多项。优先用好土地整理、宅基地、林地等资源“金钥匙”,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立项23个,可新增耕地600亩。低效建设用地整理3个,减少建设用地212亩。通过“以修代租”“收储”等方式,因村制宜、规范推进50多栋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发展水幕餐厅、丹里咖啡、共享茶室、大师工作室、精品民宿等新业态。在全国率先推出“绿票”,组建“永春县生态交易中心”,预计每年可收益2000万元以上,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统筹资金。建立“指挥部牵头 国企承建 政策性融资 财政补助”多元投入新格局,统筹使用,实现资金绩效最大化。将农业、水利、林业、财政、交运等各部门的资金进行大拼盘,整合用好中央“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补助资金2亿元、“海丝原点”配套基础设施专项债2.85亿元、老醋科技融合产业园基础设施专项债4亿元,金融授信资金10亿元,不断引入国企和社会资本等多渠道保障资金投入。优先推荐示范带上的1个乡镇和4个村申报创建福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获得专项补助3000万元。
吸引资本。加强项目招商策划与推介,与专业招商团队“谷川联行”合作,重点招引现代农业、文旅经济等头部企业。与央企——华侨城集团、福建高速集团等对接合作,落地五里古街、永春东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海峡两岸花卉产业园、永食荟美食文化城、头雁产业服务基地、北硿华侨茶厂茶文化产业聚集区等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华侨城运营五里古街项目,常态开展“古街大课堂”、状元巡游、魁星宴等特色活动,多次得到央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今年元月开街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
突出“三产融合”,唱好兴业富民交响曲
做好“农业 ”文章。依托优质农业资源,将农业与科技、旅游等元素结合起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举办福建省(永春)乡村振兴“师带徒”引凤项目大赛、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有效促成161个项目现场签约,吸引创业型新农人224名。实施联农带农项目,针对当地原有的甘蔗产业进行改良,与国家甘蔗产业研究中心合作,推广15个甘蔗脱毒新品种,每亩收入由1.5万元增至3万元,带动300户蔗农实现收入倍增。打造上沙村高端柑桔产业园、裕嘉休闲农业、外碧村农耕文化体验区等农业主题庄园,传统农业华丽蜕变,现代农业风生水起。
石鼓镇凤美村成片甘蔗园
做好“工业 ”文章。立足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资源禀赋,依托“中国香都”“中国陶瓷之乡”“中国红曲醋都”等国字号品牌,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突出传统工艺观光、文化体验传承,打造彬达、永春老醋、顺德堂老醋、侨新老醋等省级观光工厂、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国家级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良瓷科技5g智慧产业园,打造中国陶瓷文化圈,不断丰富“工业 文创”的新业态、新场景,持续打响“香飘四海、瓷名中外、醋进万家”品牌。
做好“文旅 ”文章。以永春县全域旅游公司为运营主体,对“十里桃源长廊”内原本由镇村以及企业自主开发、建设、运营的旅游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再提升,打造精品线路,强化引流,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突出“大企业支撑、大项目带动”,联动五里街欢乐小镇、魁星文化亲子研学景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文旅项目,打造主题文旅标杆。突出非遗、文化、旅游、研学、乡村等“多业融合”,深入挖掘传统侨村与小水电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讲好永春故事,打造旅游热点和爆款,不断提升“有一种生活叫永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图文/谢伟杰 王永良 邱鸿江)